{SiteName}
国药来历
相关法规
批文格式
换发批文
药品注册
药品相关

今天,当德格南派藏医与成都高新区邂逅

白癜风的发病年龄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327/4362554.html
今(28)日由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德格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四川省南派藏医药传承与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揭牌仪式举行

活动现场,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为基地授予“南派藏医药产业扶贫行动技术帮扶基地”牌匾,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为基地授予“南派藏医药合作研发基地”牌匾。成都康飞药业有限公司、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分析测试公共平台还分别与德格县政府和运营方签署了科研合作框架协议。

甘孜州藏医药国药准字号有望实现“零”突破四川省南派藏医药传承与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位于成都高新区天府生命科技园。作为德格县与各类社会资源在南派藏医药产业发展方面的对接平台、康巴文化在西南地区的推广窗口,基地将精准链接德格县南派藏医药资源禀赋与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优势,以藏医药产业带动农牧民致富,推动德格县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基地将联合四川省中医药科学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学药学院、国家药品评审中心等机构,开展院、校、地、企多层次、宽领域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一期将从现有的8种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及化妆品种中,进一步研发、改良出3-4种上市产品,保守估计每种产品年产值至少可达万元以上。同时,基地还将联合各大科研机构,负责探索、验证藏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作用机理,力争5年内实现甘孜州藏医药国药准字号“零”的突破。

“基地将采用政府主导、多元化市场资本运作方式,为藏医药技术挖掘、成果转化、现代化研发等方面提供强有力支持,是南派藏医药走出德格、迈向世界的新起点。”成都高新区援藏干部李鑫告诉记者,基地正式投入运营后,不仅能解决德格县0余名农牧民就业问题,还能带动当地一批藏药材种植、小微加工企业及合作社的成长,成为德格县推动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张“新名片”。

图据成都高新区(简阳市)援藏工作队

作为基地运营方,四川德露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医院院长降拥彭措表示,“我看到了藏医药发展的未来,成都高新区的帮扶为德格县藏医药发展找到了突破瓶颈的思路,开拓了藏医药走向市场的新路径,藏医药产业会是德格县未来的产业支柱,也是德格县未来发展的一条生命线。”

成都高新区持续助推德格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德格县是南派藏医药的发祥地,拥有历史悠久的藏医药传承基础,但在当地,藏医药大多靠家族传承,市场意识不足,没有制剂批文,发扬和创新受到严重制约。与德格县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以来,成都高新区以对德格县南派藏医药人才进行培养为切入点,以扶持企业发展为着力点,以发展藏药材种植基地为立足点,走出了一条涵盖“学校+研究所+公司+基地+农户+销售”的全产业链路子。·年,成都高新区投资万医院制剂室改造工程,改造后的制剂室产能直接由原来的5吨提高到了30吨。·年,高新区又投入万元改造建成德格县藏医技能职业培训学校,通过订单、定向等多种模式培养藏医药中、高级人才余名。·年,高新区继续投入医院第二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中。目前,德格县已拥有按GMP标准建立的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藏药制剂生产中心、中药饮品生产加工中心以及药材仓储中心,取得四川省药监局制剂备案品种个。目前德格县亩藏药种植项目,已有效带动当地农牧民收入增长。“德格县普马乡木岳村村民次称他以前以种青稞为主,一亩地只有三四百元收入。现在改种藏木香,一亩地就能挣两千多!”李鑫介绍说,南派藏医药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受益面广的显著特点,是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截至目前,德格全县1余名群众已在南派藏医药产业“全链条”上实现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今年2月,德格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成功脱贫“摘帽”。据悉,自年起,成都高新区先后选拔各条战线援藏干部人才四批共人赴德格县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投入援藏资金达6亿元,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援藏项目个。成都高新区(简阳市)援藏工作队领队汪峰表示,希望以基地为载体,将各方人才、资源、力量汇聚于此,更好更快地推动南派藏医药的发展,稳固脱贫攻坚成果。来源:康巴传媒整理:县融媒体中心

主办:中共德格县委宣传部

德格县融媒体中心

总监制:建敏

监制:洪云霞

编辑:友珍

新闻-

投稿邮箱:3267257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nghuangshans.com/ypzc/57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