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国药来历
相关法规
批文格式
换发批文
药品注册
药品相关

大量消字号神药被当药品卖每瓶成本只有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大量消字号“神药”被当药品卖每瓶成本只有几元钱

由“消字号”抑菌膏引发的“大头娃娃”事件近日取得最新进展,工作组确认涉事产品含有激素氯倍他索丙酸酯,公安部门已传唤涉事企业主要涉案人员。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仍有大量“消字号”产品鼓吹疗效,当成药品高价销售,而贴牌代加工市场同样活跃依旧,审批监管亟待加强。

“对湿疹很有用”“效果很明显”“一次就好了”……

在电商平台上,标榜具有修复功能、可以治疗湿疹的“神药”层出不穷。热销之余,越来越多家长开始在留言区询问“这个有激素吗?”“是不是‘消字号’?”

1月17日,福建省漳州市“欧艾抑菌霜”事件处理工作组通报调查处置进展情况,确认涉事产品含有激素氯倍他索丙酸酯,公安部门已传唤涉事企业主要涉案人员。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消字号”产品乱象并未消停,代加工市场依旧活跃。

乱象

“消字号”还在鼓吹疗效

打开电商平台搜索“湿疹膏”,随处可见主打“宝宝专用”“草本配方”的网红产品。其中,一款所谓的七效修复膏正在参加年货节促销活动。页面显示,该产品月销量超过份。此外,还宣称入驻全国数千实体店销售。

包装盒上,这款产品赫然标出“抑菌、滋润、修复、舒缓、收敛”等字眼,而详情介绍中,也列有“改善脱屑、缓解红痒、局部退红”等功效。通过实体店图片,还能看到“湿疹克星”等广告语。记者咨询客服,确认是否能够治疗湿疹,对方很快给出肯定答复,并表示产品为“消字号”。

所谓“消字号”,意味着这款产品取得的是消毒产品批号。根据《消毒管理办法》,消毒剂、消毒器械和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后,还应当取得所在地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方可从事消毒产品的生产。根据规定,消毒产品的标签(含说明书)和宣传内容必须真实,不得出现或暗示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顶着“消字号”却大肆鼓吹疗效的情况并非个例。在电商平台上,另一款由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婴幼儿肌肤护理霜也标榜可以“舒缓止痒、重建屏障”。客服进一步解释,称产品“主要针对婴幼儿湿疹、口水疹、淹脖子等皮肤问题的护理,适用于全身涂抹,一般1到3天恢复。”而关于批号,对方也迅速给出“闽卫消字”的答复。

与药品相比,这类产品往往售价不菲。一支12克装的“消字号”护理霜标价就高达68元,部分30克装的“消字号”抑菌霜甚至卖到每瓶元。

在线下实体店,“消字号”产品同样被当成药品出售。记者来到位于朝阳区青年路附近的一家药店,发现货架上摆放着多款湿疹膏。

“这些都能治皮炎、湿疹,还有小孩过敏也可以。”店员主动向记者推荐两款宝宝专用的湿疹膏,许可证号分别显示为“赣卫消证字”和“桂卫消证字”。

以其中一款为例,包装盒上用大字标出“宝宝湿疹膏”,下面一行小字则写着“植物草本抑菌膏”。

记者在全国消毒产品网上备案信息服务平台上查询这款湿疹膏的生产企业江西某药业有限公司,发现仅在年2月至年8月期间,涉及该公司的监督处罚信息就多达39条,处罚决定以“罚款元,责令限期改正”为主。其中,宝宝湿疹膏在年7月至年8月期间先后被处罚5次,却依然在市面上可以见到。

在“天眼查”上,记者进一步查到部分具体处罚信息。年6月,该公司曾因违反《消毒管理办法》(修正本)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二)项,即生产的“宝宝湿疹膏”等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有关规定,且产品均没有有效的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被宜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处罚。

代工

包装生产“一条龙”服务

“消字号”产品如此泛滥,离不开代加工的功劳。

“帮您免费设计包装!免费提供营销方案!免费文号使用!”在河北某药业有限公司的网站上,“消字号”产品贴牌代加工正是其宣传的主要业务。从介绍来看,代加工产品涵盖贴剂、洗剂、水剂、凝胶、软膏等多种类别,市面上常见的宝宝抑菌膏也包含在内。

记者以咨询湿疹膏代加工为由联系工作人员,对方表示“这边是一条龙的,商标、内料、包装都可以提供。”当记者问及许可证号时,工作人员直言“‘消字号’的批号是用我们厂家的。”至于价格,对方称“一万瓶起做,来料罐装的话,30克塑料瓶带包装每瓶4到5元。如果用我们的料,每公斤元,不用管里面的成分。”

随后,记者又联系一家湖北的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也表示可以提供“消字号”产品代加工。“一万份起做,如果是30克软管装,用白卡纸盒的话,每盒全包价在2.8元左右。如果是膏霜瓶的话,可能要在这个基础上每盒至少增加四毛钱。”至于具体成分,工作人员坦言,“‘消字号’一般写草本配方,但里面不一定都添加的有。毕竟不像食品或药品那些管得比较严,实际添加哪些都要写出来,‘消字号’只要列出来有效抑菌成分,确保抑菌率符合规定,比如达到50%以上,其他就不一定非要把配方列那么清楚。”

不过,工作人员并不推荐记者选择“消字号”,“‘消字号’只能叫‘抑菌膏’,不能叫‘湿疹膏’,还要单独进行产品备案,下来要一万多块钱。”当记者表示其他代加工厂家声称可以用他们的批号时,对方解释称,“这种叫套号,之前可以,现在查得严,市面上可能会清理,等到‘3.15’的时候,很多产品都会被干掉的,不如考虑做‘械字号’。”

工作人员称,“械字号”手续上相对好操作一些。“可以用我们的文号资质贴牌,产品最好叫冷敷凝胶。”对方表示,“械字号”产品不能宣传有药理学、免疫学成分,“我们一般会建议客户宣传的时候尽量不要太过,可以打擦边球,说有植物提取物,但不能说里面有中草药,否则长时间容易出问题。”

监管

从根源规范产品审批

“‘消字号’产品乱象其实由来已久,早在年,当时的卫生部就曾经以药店为检查重点,组织开展了‘整治消毒产品违法宣传疗效和添加药物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标识‘消字号’产品冒充药品的行为。”问药师平台创始人冀连梅谈到,在那次监督检查中,已经发现部分产品存在宣传疗效,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问题,“过了这么多年,乱象依然存在,可见还是需要从根源入手。”

冀连梅认为,问题的症结之一在于审批监管。“从药品来说,‘国药准字’的申请人在申请药品上市注册前,需要完成药学、药理毒理学和药物临床试验等相关研究工作,经过国家药监部门的严格审批,整个流程下来最快也要3年,通常需要5到10年。相比之下,‘消字号’的审批就要容易很多,再加上审批权限下放到省,也就更可能存在漏洞。”此外,冀连梅指出,目前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归药监部门监管,消毒产品归各级卫生健康委监管,但卫生健康委的管理职能范围有限,容易出现监管上的灰色地带。

近年来,有关部门其实并未停下过对消毒产品的整治步伐。年4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抗(抑)菌剂有效成分名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本名录自发布之日起,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除使用剂型为液体以外的其他剂型抗(抑)菌产品,已经生产的其他剂型产品不涉及质量安全及虚假、夸大宣传的可销售至产品保质期结束。”

在冀连梅看来,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努力方向,“如果《抗(抑)菌剂有效成分名录(征求意见稿)》顺利落地,那就能把这些添加激素的膏霜类产品排除在外,‘消字号’产品乱象将得到有效遏制。”

此外,违法成本过低也一直饱受诟病。根据《消毒管理办法》规定,消毒产品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可以处元以下罚款;造成感染性疾病暴发的,可以处元以上元以下的罚款。专业人士曾撰文表示,“这种处罚对于高利润的‘消字号’药膏生产企业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转载请注明:http://www.fenghuangshans.com/ypxg/10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