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河源紫金、云浮罗定等地几名村医向南方农村报反映,河南一家“药企”的销售人员以诱人条件吸引他们购药,事后发现买到的都是“流野”,根本不是药品,而销售人员也玩起了失踪。近日,又听闻有韶关村医遭遇同样的事情,差点被骗。为避免更多村医上当,小编特将今年2月南方农村报乡村医生版就此事进行的调查报道刊发出来,敬请各位村医留神,以免被骗蒙受损失。
村医被骗承诺代销给推广费
进货后销售员失联
年12月30日上午,一名40岁左右的男子走进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村医吴东昌(化名)的卫生站,自称是河南镇平康莱药业有限公司销售人员张某。他向吴东昌介绍说,该公司正在当地作推广,卫生站如果愿意代销其产品,每月不管卖多少都会给元的柜台补偿费和元的推广费,而且第一次进货可享半价优惠,以后进货则可延后付款,不好卖的药品还可以随时退换。面对如此诱人的条件,吴东昌心动了,没有细想就和对方签下合同,要了元的产品。
1个多小时后,张某就将产品送至吴东昌的卫生站,都是一些治疗鼻炎、脚气之类的喷剂。吴东昌大致查看后,要求张某提供正规药品公司的电脑出货单。但张某表示暂时并无机打出货单,承诺15天后再把正规机打发票和出货单送过来,同时称,合同中约定的每月元柜台补偿费和产品推广费要在30天后才支付。 这让吴东昌有所迟疑,他反问张某,要是半个月后你不回来我怎么办?张某于是拿出身份证和一堆企业资料复印件给吴东昌,并信誓旦旦保证一定回来。吴东昌在半信半疑下还是付了款给对方。 次日上午,越想越不放心的吴东昌,试着拨打张某的电话,提醒其记得把正规电脑发货单送过来,张某满口答应,表示半个月后一定送过来。但吴东昌还是有疑虑,又按照资料上的电话致电河南镇平康莱药业有限公司,对方确认张某是其公司的销售员,正在广东河源搞药品销售活动,吴东昌这才稍稍安心。 然而,一星期后,当吴东昌再次拨打张某电话时,对方却拒接,他一连试了三天,始终无法打通对方手机。吴东昌有点慌了,他于是再次拨通了河南镇平康莱药业有限公司的电话,但对方一听说是吴东昌,当即挂断电话。吴东昌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事后,吴东昌了解到,同镇有另一名村医也被张某骗取了0多元;另外,云浮罗定也有3名村医被该企业的另一名黄姓销售人员以同样手段欺骗,损失金额均为数百元。 南方农村报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广东紫金县、罗定市有乡村医生上当外,至年间,河南周口、南阳,河北任丘等地也有村医反映被骗,均是镇平康莱药业有限公司的销售人员以返利或推广费为名,诱使村医购买其产品后失联。
记者调查“药企”其实是化妆品公司
产品系仿冒无国药准字号
年1月21日,南方农村报记者在吴东昌的卫生站看到其购买的“药品”,发现这些产品全部没有国药准字号,而是注以豫卫消字、豫卫妆准字等批号。这意味着,吴东昌买到的这些产品并非正规药品。 然而,这些产品和正规药品的名称、包装、功效说明非常相似。以其中一款“镇平康莱”产的“亮甲”为例,其名称、包装、功效几乎和具备国药准字号的“亮甲”一模一样,经仔细辨别才发现其生产许可是豫卫妆准字。
“当时张某推销产品时,明确说是代销药品,并且提供了一大堆企业证明给我。”吴东昌拿出资料称。但记者发现这些材料当中并没有药品生产许可证,只有化妆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为了核实,记者和吴东昌当场拨打张某电话,但对方一再拒接。记者随后根据合同提供的网址进入该公司 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记者查到,河南镇平康莱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4年,其经营范围是化妆品生产。年6月,该企业名称变更为“镇平康莱化妆品有限公司”,同年7月又变更为“南阳康莱实业有限公司”,但公司的性质仍为化妆品生产企业。也就是说,张某等销售人员是打着“镇平康莱药业有限公司”的旗号兜售化妆品。
警示吴东昌说,发现受骗后,他先后到当地卫生、食药监管部门反映情况,但得到的答复都是“要向上级反映”。他也试过到当地派出所报案,但因“受骗人数少,涉案金额小”,派出所未予立案。
参与调查的记者认为,康莱公司销售员之所以屡次行骗得逞,一是抓住了部分人爱贪小便宜和被骗后怕麻烦不做追究的心理;二是因为基层医生掌握的信息不及时、不全面,其实早在多年前,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就公布了一批非药品冒充药品销售的目录,镇平康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相关产品就名列其中;再者相关部门查处力度也还不够,出现问题后没能及时进行调查处理,以致多人上当受骗。
长按下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