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肝胆八桂健康资讯
广西云南贵州基层名医联盟慢病管理平台
众所周知,急性心肌梗死(AMI)疼痛的部位在心前区和或胸骨后,表现为突发性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剧痛,可放射至左颈根部、背部或左上肢,持续半小时以上,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不敢继续工作或活动。
但有20%~30%的病人症状不典型,首发症状表现为胸外非典型部位疼痛,这种情况极易忽视,导致误诊或漏诊。当有急性心梗高危因素的患者,突发下面这些部位的疼痛应该警惕AMI可能。
01
典型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特别提醒:
■硝酸甘油直接吞服没有用。
吞服硝酸甘油会在肝脏被降解掉,剩下的有效成分不到10%,所以硝酸甘油禁止吞服!正确的使用方法是舌下含服,极易溶化的硝酸甘油通过舌下丰富的静脉血管快速吸收入血,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虽然在含服时可能会有轻微的烧灼感,但大多会很快消失。
■同时含服三片硝酸甘油风险极大。
正确的含服方法为:含服硝酸甘油后2-3钟起效,5分钟达到效应的高峰。如果胸痛不缓解,间隔5分钟左右可再次含服,如含服3片硝酸甘油症状仍不缓解应警惕急性心肌梗死,建议患者即刻呼叫“”,尽快就医。
02
前胸、左肩、左腋下、右上肢痛
左肩是心脏的放射点之一,但是有时因为其定位不精确的特点,也有可能会出现左臂或是左前臂的疼痛,尤其是伴有胸闷、气紧时,更要警惕心肌梗死。
03
胸骨后、颈部痛,是指颈与胸廓下缘(胸部正中或偏侧)之间疼痛
冠心病患者出现这种疼痛,往往呈阵发性的胀闷痛,有明显的胸部紧迫感,并可牵引或放射至肩臂部等处。常见于中老年人,应警惕是急性心梗。
04
以腰部、背部、肩部的放射性疼痛为主
05
上腹部疼痛
也可以说是胃痛。如果患者出现出虚汗、呕吐甚至晕厥时,要考虑急性心梗的可能性。
06
颈部、咽喉
因为咽喉和心脏的神经受到同一节段脊神经的支配,当心肌缺血、缺氧时,产生的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质及多肽类物质,会刺激神经产生疼痛,并扩散至咽部的迷走神经,诱发咽喉疼痛症状。
如果出现咽喉痛,又找不到明确原因,并伴有胸闷、出汗或恶心症状时,要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
07
下颌痛、牙痛
可能表现为颈部、下颌疼痛,甚至是牙齿疼痛,尤其是与运动相关的颈部、下颌、牙齿疼痛,即这些部位静止状态并不痛,但是走路就会疼痛,或是疼痛不止,并伴有头晕冷汗等症状时,那么很有可能是急性心梗。
08
偏头痛
有人认为是由于心肌梗死前,血管痉挛期伴发脑血管痉挛所致;也可通过自主神经反射性引起颅内外血管舒缩障碍引起。
09
左下肢、左腹股沟
突然左下肢剧烈地疼痛,出现胸闷、憋气及出汗,应警惕急性心梗。
10
无痛性心梗
患者仅表现出轻微的胸闷,上腹部堵闷、不适、恶心、憋气等症状。糖尿病、闭塞性脑血管病或心衰的老年病人易出现无痛性心梗,容易漏诊。
参考文献:余云华.以特殊部位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32例临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4(2):64-65.
来源:医学之声
精芪双参胶囊——气血双补!
组方精解:
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补气诸药之最,善补中气,又善补肺气,还能托疮毒、利水消肿,通过补气又能生血、摄血、生津、行滞。增强免疫功能,强心,扩张血管。
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凉血,除烦消痈;“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为祛瘀生新、凉血清心之品。
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补气强身之要药,善大补元气,治气虚欲脱,又善补脾肺之气,治脾肺气虚诸症,还能补气而生津、安神、益智。
黄精:滋阴润肺补肾益精补脾益气。治脾虚面黄,肺虚燥咳,肾虚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头晕,筋骨无力,气虚倦怠乏力,阴虚口干便燥,及产后气血衰弱,内热消渴。
精芪双参胶囊:独家大品种,多项专利品种,因疗效显著获得国家医院临床二次研发;国药准字“B”字号,保健+治疗,无副作用,适合长期服用;男人的加油站,补肝肾。女人的美容院,养气血。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气属阳,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血属阴,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的存在依附于血的滋养。
心脑气虚则推血无力,血液瘀滞心脑部位,脑髓失养则出现头痛头晕,心肌缺血则心律失常、心绞痛。
血虚则不能濡养筋骨肌肉,因此出现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等。
精芪双参胶囊——心脑同治!心脑同养!心脑同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