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位于北美洲加勒比海域的一个法属岛屿——Martinique(马提尼克岛),曾被哥伦布喻为“世界上最美的国家”的一个热带岛国。可以说全岛的经济收入有80%来自于旅游业,薄弱的实体经济,导致人均收入偏低,生活水平也出现了贫富悬殊。与美丽富裕的海岸线相对的,是群居于山上的贫民区,而本次项目的区域就是全岛最大的贫民区TRENELLE。
贫民区内居住的是最原始的马提尼克人,大部分已年过半百,日常生活离不开山上的一树一木,可是当地的土质并不适合种植蔬菜,而每家每户院子里,却种满各种各样的药草。药草的传统文化来自于马提尼克人的祖先,还有来自早期移民到该岛的中国人。
在走访期间我们还曾碰到的一位70岁老头,第一眼看见我居然笑着对我说了一句国语“你是中国人吗?”当下有点惊讶,虽然早就得知这岛上居住了一些早期的中国移民。得知原来在30年前他认识了当地大学的一个中国博士,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开始学习中文,他还从家里不知道哪个角落翻出一叠牛奶纸盒,上面写满了各种中文字,他说当年他就是这样一个字一个字的学习。
他在自家小屋前的空地种了很多种植物,通过捡回来的废物搭建起各种植物载体,甚至依靠山体,把土地分层形成梯田效果的种植方式。这样的种植方式启发了我对这个设计实践项目的设想,通过当地现有的物料利用最简单的方式DIY实现对公共空间的改造,使其成为一个能够提供草药文化的共享与交流的平台。
调查后发现,虽然他们懂得种植药草并知道其药用价值,但这些知识仅存在于高龄人群,低龄人群并没有很好的把草药文化传承。因此,探索的出发点定义为:通过改造公共空间,把家里的药草园转移到公共环境中,让居民之间,长幼之间,更好地接触这种在地文化,使其发展并传承下去。
山体的地理特点造成整个贫民区均由各条纵向的楼梯相连接,楼梯,成为主要的公共空间,也是我们需要改造的空间之一。竹子,可以在山上的各处找到,通过简单的切割变成一个可以扣在楼梯扶手上的一个种植装置,而并不需要任何其他零件。一方面使本来裸露的水泥楼梯绿色化,另一方面,在不影响楼梯的人流功能情况下增加了一个可被种植的功能,使周围的居民能把药草园延伸到室外公共空间。
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也遇到一些困难与尴尬,曾开展了将近90分钟的讨论会,但是当地老人反应淡漠,对这种文化交流的方式并不习惯,但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他们也开始意识到了当地草药文化的意义,虽然我们做的设计并不复杂,但在重复强调草药种植文化的影响下,相较于一开始他们的反应还是有所进步,这是让我们感到欣慰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收获到了很多,对于密集型贫民区的田园探索与改造的经验,简单总结一下,我认为应该尊重三个条件:
空间在地性——贫民区往往建设空间密集,在对这类空间进行田园探索与改造时应尊重当地空间,正如在这个项目中,公共空间的楼梯是城市空间的标志性空间,用于植入药草装置、传播和共享药草文化以便使设计生根于城市之中,在日常空间场域中创造惊喜。
材料在地性——寻找当地易取易得的材质来作为改造空间的主要物质载体,即可以把当地材料作为空间标识,又可以减轻材料成本。而这类项目更大的意义在于唤醒当地居民自发的进行田园空间的改造,那么选取本地成本低廉的材料就显得极为重要,使得项目极易推广。
文化在地性——每个项目都有它专属DNA密码,与当地的风土人情、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设计时应尊重当地文化,并寻找到当地文化的特定符号,将其强化扩大,这对于当地尤其是缺少自我认知的贫民区是极为重要的。
“居畦间田园生活工作室”——将为大家搭接城市与田园的桥梁,传播国内外最in,最有趣的家庭种植技术,为大家挖掘推介来自乡村的隐秘优品。未来,通过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