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发烧了,想好得快一点,能直接打针吗?”
“医生,我感冒了,你给我输液吧。”
……
我们身边很多人都觉得打针挂水一定比吃药有效,其实并不是,输液并没有让人好得更快。
天气转凉,不少人出现了发烧、咳嗽的症状,在选择药品的时候,却又犯了难。生病时到底应该如何选择药品,用药有哪些误区呢?
一起来看看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专家的提醒吧!
误区
一
打针比吃药效果好
“打针比吃药见效快”是认识误区。从药物被吸收到发挥作用的速度来看,打针确实比吃药见效快,但并不是所有的病都需要打针治疗,有的病打针反而不如吃药有效。
据介绍,一些消化道疾病采用口服给药治疗效果会更好;一般的伤风感冒没必要打针,即使打针效果也不一定好;还有一些只能口服的药,当然就更不用去受打针的痛苦和麻烦啦!
打针和吃药都是治病的手段,究竟采取哪种方法治疗为好,应由医生根据药物的类型、疾病的性质和病情来选择。
误区
二
高价药效果好
盲目选择贵药、进口药,觉得价格高的效果自然就好,是一种认识误区。不同的疾病应选用恰当的药品,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扩大治疗的正作用,这才是用药的基本原则。
所以,用药应该把握两点:一是非处方药可以不用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因病施药,但处方药一定要经医生的诊断、诊疗后按照治疗方案用药;二是要注意药品使用说明书。禁忌、慎用说明,哪些药物之间不能合用等都是药品说明书里面最重要的内容。
误区
三
针剂可用来口服
注射剂在注射时会引起局部疼痛,于是有些患者把针剂改为口服,认为既然可以直接注射,口服就更没有问题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很多药物之所以制成针剂使用,是因为药物在消化道内不稳定,易失效或吸收不好而影响药效;有些药物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口服后会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还有些药物口服与注射给药的作用完全不同。如硫酸镁口服有导泻作用,而注射则有镇静和抗惊作用,切不可互换。
即使维生素C、B6等针剂可以口服,但剂量比口服片剂大很多倍,不宜掌握,且价格相差10多倍,会造成浪费。
此外,有些针剂注射时需做皮试,随意口服可能会引起致命的过敏性休克。因此,切不可随便将针剂改为口服使用。
误区
四
孕妇恐药伤胎,不敢服药
一般来说,孕妇用药的安全性分为5级,A、B、C、D、X,其中A级有维生素等,B级常见的有抗生素,A、B两级对于孕妇来说相对安全。C级为动物试验有致畸的情况,D级像抗肿瘤、全身用激素等药物为孕妇禁用。X级为已证实对胎儿有危害的药物,也是孕妇禁用的。
可见并不是所有的药物孕妇都不能用。专家指出,在怀孕期间遇到需要用药的情况时,正确做法是仔细阅读说明书的“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内容,在医生的指导下安全用药。
误区
五
保健食品当药品用
保健食品与药品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保健食品没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不能用于治疗疾病,只有保健功能。现在有些保健食品利用非法广告夸大宣传,号称能“包治百病”欺骗消费者。
其实,区别保健食品和药品最简单的办法是先在药品的包装盒上找“批准文号”,药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药准字”,而保健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
作者:李楠楠
??江门日报邑街坊(jmrbyjf),报料/合作关爱白癜风健康惠民活动白殿的危害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