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住院或就医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患者提出想购买或服用院外的药,医生都会给予回绝,并且恐吓患者:服用外面的药,就停止一切治疗;要么就说院外的药都是骗人的假药。患者不禁感到疑惑,同一个国家同一个药监局批准的药为什么就是假药呢?其实医院以外的药物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1.目前肿瘤治疗的基本现状是:中医和西医互不相通。肿瘤科的医生基本都是西医出身,对中医药的认识有一些偏颇,认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却忽略了人体是一个整体,中医讲究的整体观念在他们的眼中根本就不存在,所以导致了一部分患者提出服用院外的中药,哪怕是名老中医的中药或药监局刚刚审批的抗癌新药都予以否决,一切惟西医手段是从。
2.现医院“以药养医”,医院各种各样的制度和条例把医生从一个“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转变成一个“医院生存的白衣商人”,医院、科室、医生都有一定的考核标准,医院的收入、医院的发展、建设新院区、增添先进的设备等都靠患者,那么医生不让患者用院医院的利益,这样做当然是无可厚非的。
3.每个科室的医生手上都有一批隐性的药品交易链。如果患者足够细心,可以发现每天都有医药代表通过电话或到肿瘤科办公室里交流沟通药品的销售进度。以肿瘤患者化疗时护肝药物为例,护肝的药物有针剂(硫普罗宁、葡萄糖醛酸内酯、谷胱甘肽、香菇多糖、斑蝥酸钠、甘草酸二胺、胸腺肽等),有口服药物(甘草酸二胺胶囊、云芝胞内糖肽胶囊、肝复乐胶囊、护肝片等),医生选择哪个针剂或是口服药物,医院药剂科进了哪些护肝药物,以及医药代表的活跃程度和后面的公关。同样的一个护肝药物的选择,主动权不在患者那里,而是在医生手里,实际上在后面的利益关系上。再拿靶向药物来说,医生为什么会主动推荐院外的这些靶向药物呢?为什么不说这些院外的靶向药物是“假药”呢?首先,这些靶向药物昂贵,基本上都是自费,一个月的费用都在2万左右,甚至4万到6万,其次这些靶向药物有巨大的利润空间,医生推荐这些靶向药物后面医药公司的“回扣”不言而喻。医生在否决院外的药,也在推荐院外的药,这个悖论的形成,一句话概括就是“利润驱使”。换句话说,院外的药也是真药,也是具有在治疗价值的药物,无非没有给这些说是“假药”或“骗人的药”的医生一定的“回扣”或“封口费”。
目前医疗市场上,抗癌药品成千上万,每年都有许多新药上市,医院能将所有的抗癌药品都采购齐全。事实上,绝大多数市、医院购进新医院迟2-3年,有的新药由于专利持有权的原因,医院也无法采购。好多新上市的抗癌药,上海、北京、医院已在使用,医院的肿瘤科医生可能还未听说。对于这些新生事物,医生全盘否定,“一棍子敲死”为“假药”,这种武断不光伤了患者的心,也否定了中西医药结合治疗的必然趋势。
从上面可以客观的看出,医生对院外药说“不”,有其自身处境的无奈。其实患者最关键的是自身要具备简单的医学常识,懂得如何去鉴别药物和选择药品。患者可以从批号入手,必须是国药准字Z(国药准字B是保健品,完全不具备治疗价值,也未经过确切的临床;国药准字H是化学药品,有巨大的毒副作用,国药准字Z是经过确切临床的治疗性中药,副作用相对较小,好比河西雷丸片就是国药准字Z,是年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年12月30日二度审批的具有治疗作用的零毒抗癌中成药),也可以从成分(看是否具有抗癌作用,雷丸多糖和雷丸素可以激活免疫功能,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说明书(河西雷丸片说明书上明确写着:化痰软坚。所谓的软坚就是软化肿瘤)、疗效(三期临床验证是最基本的疗效保障,河西雷医院临床验证,有效率高达96%)等四个方面去把握。只要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国药准字Z的就不可能是假药,相反,是具有治疗价值和确切临床疗效的治疗性药物,在医院和药店都可销售,当然经销的途径和常规用药不同。患者必须学会通过药品的相关知识,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治疗性药物,特别是国家批准的新药(必须是像河西雷丸片国药准字Z这样,年12月30日二度审批的,像国药准字ZXXXX是年批准的,已经不属于新药了),新药代表抗肿瘤研究的新前进和新趋势,是康复的曙光,选择抗肿瘤新药才能充分受益于现代医药科技成果带来的福音。
[推荐]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