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网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医学创新》
第18卷第10期年四月
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对颌面部血管瘤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傅荣华袁华邹筠金平亮黄梦宇程俊
(医院江西南昌)
摘要:
目的:探讨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对颌面部血管瘤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年1月-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颌面部血管瘤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地塞米松和博来霉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聚桂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IgA、IgM、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颌面部血管瘤患儿行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安全性较高,能有效改善患儿病情,提高免疫功能,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关键词:
颌面部血管瘤聚桂醇博来霉素免疫功能
颌面部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的皮肤与软组织良性肿瘤,约占血管瘤的60%,具有病程进展快等特点,可破坏性影响患儿容貌与心理,甚至造成面部畸形,需尽早治疗[1-2]。博来霉素是治疗颌面部血管瘤常用的碱性糖肽类抗癌抗菌药物,可拮抗胸腺嘧啶核苷渗入DNA,结合DNA破坏其分解,或经抑制血管内皮细胞DNA合成,拮抗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对血窦内皮细胞形成破坏,促进肿瘤细胞坏死,造成血管瘤消退[3-5]。聚桂醇是一种具有局麻作用的硬化制剂,注射至静脉血管后能破坏血管内膜,促使血管与周围组织形成无菌性炎症,促进肉芽组织形成,最后形成纤维条索,阻碍血管内血流通过,发挥封闭血管管腔作用,逐渐应用于颌面部血管瘤治疗。本研究分析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对颌面部血管瘤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颌面部血管瘤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年1月-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颌面部血管瘤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认知功能正常;符合《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中颌面部血管瘤相关诊断标准[6],并经体位移动试验、彩超和皮肤表面病损临床诊断确诊;瘤体厚度0.4mm。排除标准: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过敏体质;精神疾患;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n=42例)和对照组(n=42例)。患儿家属均已知情同意,本研究已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行地塞米松(生产厂家:成都倍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560,规格:1mL︰2mg)和博来霉素[生产厂家:瀚晖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规格:1.5万博来霉素单位(相当于15个USP博来霉素单位)]治疗,在0.9%氯化钠注射液mL中加入5mg地塞米松和15mg博来霉素中,常规消毒给药部位,按照患儿病变范围、部位使用不同方式阻断瘤腔血流,若患儿年龄小且病变部位浅可适当减少注射剂量,若病变部位深厚需加大注射剂量。在此基础上,试验组行聚桂醇(生产厂家: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规格:10mL︰mg)治疗,按照患儿病变类型、病变面积大小和年龄确定注射剂量,注射标准用药剂量为1mL/cm2。两组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4次。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瘤体缩小75%,颌面部颜色恢复至正常,病变部位消失;显效:瘤体缩小51%~75%,颌面部颜色明显改变,病变部位大面积消失;好转:瘤体缩小26%~50%,颌面部颜色轻微改变,病变部位面积明显减小;无效:瘤体缩小≤25%,病变部位无明显变化,甚至呈加重趋势。总有效=治愈+显效+好转。(2)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5mL,行10min的r/min离心操作,离心半径为3cm,获取上清液,以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仪器为日立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盒由北京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3)对比两组治疗过程中局部肿胀、发热、腹部不适、皮肤溃烂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试验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4个月~13岁,平均(3.65±1.11)岁;血管瘤部位:舌部3例,面部31例,腮腺3例,唇部5例。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3.74±1.05)岁;血管瘤部位:舌部2例,面部30例,腮腺4例,唇部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P=0.),见表1。
2.3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IgA、IgM、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P=0.),见表3。
3
讨论
血管瘤是由血管内细胞增生,引起血管组织发生错构所致,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多见于颌面部,虽为良性病变不会危及生命,但其破坏力强、生长速度快,会对患儿容貌造成影响,增加患儿及其家长心理压力,还能诱发出血、溃疡、疼痛等并发症,影响患儿日常生活与学习[7-11]。
药物注射是临床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常用手段,其中博来霉素、地塞米松为常用药物。博来霉素是经轮生链霉菌中分离出来的糖肽类抗生素,可结合铁离子形成类似酶的螯合物,能与氧反应产生破坏DNA的氢氧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还能促进脂质过氧化和其他细胞内分子的氧化,阻滞细胞的分裂[12-14]。但博来霉素一旦停药极易复发,长期过量使用对机体组织损害过大,易引起感染、局部组织肿胀等不良反应,影响病情恢复。地塞米松属于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免疫作用,药液进入瘤体后可经GC受体的介导,通过与GC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与靶基因中激素反应元件相互作用,通过复杂的信号传递过程,对靶基因的表达调节,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起到阻碍作用,促进血管瘤消退[15-17]。博来霉素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能增强临床效果,改善病情。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IgA、IgM、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联合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增强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分析原因在于聚桂醇能破坏血管内皮,形成栓塞,对血管腔形成封闭,防止血流通过,发挥止血作用;降低血管内血流动力效力,促进血管内形成一层厚密的纤维层,对曲张静脉压迫,发挥止血作用,促进患儿病情改善[18-20]。聚桂醇作为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硬化剂,具有副作用少、安全性高等特点,且对局部病变有麻醉效果,可减轻患儿疼痛程度,患儿治疗依从性较好,易于被患儿家属接受。
综上所述,颌面部血管瘤患儿行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安全性较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免疫功能,利于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李冬仙.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48(14):-.
[2]李嘉朋,陈巨峰,张国润,等.口服普萘洛尔联合局部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颌面部混合性血管瘤的临床效果[J].口腔疾病防治,,27(11):-.
[3]蒋虹,董雅萌,梁勇军.经电子支气管镜孔道注射博来霉素治疗咽喉部血管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4(10):-.
[4]车娜,余少卿,刘双喜,等.支撑喉镜显微镜下自制喉显微注射器注射博来霉素治疗喉血管瘤[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31(6):-.
[5]代亚错,万保罗,臧艳姿,等.尿素联合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咽喉部海绵状血管瘤12例[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57(4):-.
[6]郑家伟.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40(3):-.
[7]胡光珍,马玉春.尿素联合甲泼尼龙-置管推注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疗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32(13):-.
[8]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脉管性疾病学组.聚桂醇硬化剂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专家共识[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6(3):-.
[9]赵军海,苏泾渭,段志斌.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应用微波热凝结合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15(23):-.
[10]童国勇,杨再波,颜孟雄.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在颌面部表浅型婴幼儿血管瘤中的临床应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8(5):-.
[11]袁洛花,范敏,蒋锐明,等.瘤内药物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40例次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38(4):-.
[12]刘莉,罗四维,张杨,等.博来霉素治疗喉部血管瘤1例[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4(6):-.
[13]袁冰,张金龙,袁凯,等.应用博来霉素行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4(8):-.
[14]常培叶,赵乌云,郄燕,等.同位素32P胶体与博来霉素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对比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40(2):-.
[15]赵伟,刘军,宋磊.平阳霉素治疗小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效果分析[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14(6):-.
[16]刘杉,史俊虎,杨俭伟,等.博来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儿童眼睑眶周血管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8(1):9-11.
[17]孙晓芬,张国峰,周洁,等.超声引导下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咽喉部血管瘤8例[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17(2):-,.
[18]李雪阳,沈才齐,郝英姿,等.聚桂醇联合激光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观察[J].徐州医学院学报,,37(9):-.
[19]高华,徐广琪,霍然.聚桂醇联合平阳霉素、曲安奈德血管瘤内注射疗法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影响的观察[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9(12):-.
[20]王香梅,邹松云,刘坡,等.聚桂醇注射联合自体浓缩生长因子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17(5):65-68.
硬化网
投稿邮箱:
zgyh
tytiu.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