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下文简称“中消协”)就有关“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导致“大头娃娃”的事件发布消费警示,称这一事件再次暴露了“消”字号产品的乱象问题。并督促经营者遵守相关法律、诚信经营。中消协呼吁相关电商平台,承担平台监督管理责任,对“消”字号产品广告宣传进行彻底清理。
“消”字号产品乱象多
中消协消费警示中提到,目前市场上“消”字号产品主要存在的乱象有:生产过程违法添加和广告宣传存在误导等。
虽然国家规定“消”字号产品不允许添加激素、抗生素、抗过敏药物等物质,但仍有许多企业为了凸显产品“效果”铤而走险,进行违法添加,无视消费者安全。本次“大头娃娃”事件只是“消”字号产品乱象的冰山一角。
除此之外,“消字号”产品在广告宣传存在误导,过度鼓吹疗效。《消毒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消毒产品的标签(含说明书)和宣传内容必须真实,不得出现或暗示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所谓“消字号”,意味着这款产品取得的是消毒产品批号。根据《消毒管理办法》,消毒剂、消毒器械和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后,还应当取得所在地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方可从事消毒产品的生产。
消字号产品(消毒卫生用品)是经过卫生部门批准生产的,在宣传上只能宣传抗抑菌功能,但是之前“大头娃娃”事件的涉事企业不仅在其官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