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奔主题来科普:
1、保健品只是个民间说法,食药监局没有这个词,只有“保健食品”,其中“食品”是主词,“保健”是定语。
2、食药监局把吃的东西分成两类:食品和药品,食品分为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3、保健食品需要注册审批,通过审批后可以使用一个蓝色类似帽子的图案标志,俗称“蓝帽”。
4、食药监局根据功效和安全性,把可用于药物的食用成分分成三类:第一类叫药食同源,有87种,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都可以用;第二类有种,保健食品和药品可以用,普通食品不可以用;第三类,功效强但副作用也较大,只有药品可以用。
5、保健食品本身不会骗人,骗人的是过分夸大宣传的商家;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不允许宣传治疗功效。
6、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也有自身的优势,因为越是普通就越是安全;很多食品的健康性还是有目共睹的,只是不能宣称有治疗作用。
7、保健食品本来应该针对的人群是有保健意识、愿意花钱且不差钱去主动购买的人;但现实情况却是:通过商家忽悠,大多卖给了想急于治病的老年人群、辨别水平较低的人群、被慢性病消耗光财力的经济困难人群。这才是保健品臭名昭著的根源,而不是保健食品本身的错误。
8、一般来说,药品的文号是国药准字,保健食品的文号是国食健字,普通食品则必须有QS生产证号。
9、保健食品可以用,但更重要的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否则吃啥都没用。
10、如果真了有病了,医院吧,医生尚且不能保证把你治好,何况别人?
来源:医语破天机
编辑:垃圾神婆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