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秋天,天气孩儿脸,一天变三变。燥是秋令的主气,冻是寒冬的标签,真是让人燥冻不安...
咳咳咳……身边的咳嗽声开始变多了。加上气温多变,人体的呼吸道易受侵犯,出现感冒咳嗽、咳痰、咽喉干痛等症状。
在中医看来,咳嗽是由于风寒之气侵犯了肺腑且没能及时驱除。当身体有邪气进来时,肺要赶走邪气就会做出自我保护动作,表现为咳嗽。如果邪气在肺腑待久了就会生痰,身体便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把痰清出来,使人不停咳嗽。
“咳”不容缓,是时候“清清肺”了。国药典故
唐初政治家魏征十分孝顺,母亲患咳喘病多年,虽四处求医,但效果甚微。唐太宗李世民得知此事后,即派御医前往诊病。御医仔细望、闻、问、切后,开一处方,有川贝母、杏仁、陈皮等药,可老夫人却因药汁太苦而不肯服用。第二天,老夫人说她想吃梨。魏征立即派人买回来,并将梨削去皮、切成小块送给老夫人,可老夫人因牙齿多已脱落,不便咀嚼,只吃了一小片后就不吃了。
魏征心想,那就把梨片煎水加糖后让老夫人喝吧!没想到,老夫人对梨汁非常喜欢,魏征便在煎煮梨汁时顺手将按御医处方煎的药汁倒进了梨汤中一起煎煮,药汁因熬的时间过长而成了糖块。这糖块酥酥的,入口即化,又香又甜,老夫人很喜欢吃。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老夫人这样吃了近半个月,不但食量增加了,而且咳喘病也好了。魏征用药和梨煮汁治好了老夫人的病,这个方子很快传开了。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逐步衍化成了川贝清肺糖浆、川贝雪梨膏等物。
每日识一药
那么川贝到底是什么好东西呢?
川贝母,百合科植物,为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疗效卓著,驰名中外。若久咳阴虚肺燥者,可与沙参、麦冬、生地等同用,以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贝母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拾遗》将川贝与浙贝分开,谓川贝味甘而补肺,治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秋冬润燥,为何先润肺?《黄帝内经》中记载,“肺朝百脉,主治节”。百脉都朝向于肺,因此肺是皇帝之下,众臣之上,它是通过气来调节治理全身的。肺不但易受邪侵,而且又不耐寒热,不能容纳丝毫异物,否则会引起咳嗽等症。中医有云,“燥邪多从口鼻而入,侵犯肺卫,故病咳嗽者多”。
这句话应当如何理解呢?
我们知道,人体有五脏:心、肝、脾、肺、肾。而肺所处的位置是距离口鼻最近的一个器官,它最容易与外界相通,因此也最为脆弱,容易感染疾病。而燥邪就是从嘴巴、鼻子开始侵入人体而进入肺部的,如果治疗不及时就容易导致其他的并发症。所以,肺部就像我们人体的一道闸门,只有把它养护好了,才能真正起到防治疾病的意义!因此,燥冻天气,想要把身体保护好,最重要的莫过于先懂得如何润肺!临床应用上,很多中医会采用川贝清肺糖浆来润肺止咳。川贝清肺糖浆采用枇杷叶、苦杏仁、川贝母、麦冬、地黄、甘草、桔梗、薄荷等药,清肺润燥,止咳化痰,用于干咳,咽干,咽痛,是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味清肺良药。川贝清肺糖浆
药品说明成分:枇杷叶、苦杏仁、川贝母、麦冬、地黄、甘草、桔梗、薄荷。辅料为蔗糖;防腐剂为苯甲酸钠。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粘稠液体;气芳香,味甜。包装:口服液体药用聚酯瓶,每瓶装毫升。功能主治:清肺润燥,止咳化痰。用于干咳,咽干,咽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
临床应用适用于燥咳当燥邪入侵身体,就会出现一些症状:干咳无痰、咽喉干痛、鼻干唇燥、声音沙哑、皮肤干燥、鼻敏感等。川贝止咳糖浆可以止咳润肺降燥气。润肺化痰的作用如果出现咳嗽痰液不容易咳出来的话,可以采用口服川贝清肺糖浆来进行用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服用药物期间要注意观察有没有出现腹痛,大便次数增多的情况,如果出现,有上述症状的话可以采用饭后服用,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有没有出现发热。清热化痰镇咳川贝母性寒味微苦,能够清肺化痰,又味甘质润,故同时又能润肺止咳,适用于内伤久咳不止,燥痰、热痰之症。可用于治疗阴虚劳嗽、久咳有痰者;亦可治疗肺热、肺燥咳嗽等症。川贝清肺糖浆是属于中成药,其功效可以宣肺气、散风寒、镇咳、祛痰,临床上对于风寒之邪入侵人体,出现的感冒症状、咳嗽、气喘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