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课程
夏季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点击左下角学习课程吧)
和有什么不同?
1.接近过期的药物建议不要吃
其实和,意思是一样的,就是说你在8月可以吃,9月就别了,它过期了。
那8月31号还能吃吗?理论上能,但其实不建议。
2.外观发生变化的药物不能吃
因为药品有效期的前提是“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一般来说药品储存要求常温且干燥,有些药要求避光,有些药甚至要求冷藏。而普通人家里,估计贮存条件达不到,甚至根本没注意。所以太接近过期时间的药,还是别吃了。
如果打开发现药品外观有点不对劲,比如膨胀了、变色了或者有霉点了,就算远远不到过期时间,那也别吃。药品很有可能已经变质,失效是小事,引起毒性反应就麻烦了。
分不清?
这三个近义词兄弟,主要是在于警告程度的不同。
算是初级警告,意思就是。比如孕妇,要慎重考虑下你肚子里的小孩;比如小孩或老人,要慎重考虑下剂量是否能承受,代谢会不会有问题;比如肝肾本身就有点问题的人,要慎重考虑下药吃下去会不会加重肝肾负担。主要是警告那些喜欢自我用药的人。如果是医生或药师亲自把这个药开给你,并确认吃它没问题,那也不用过于纠结和担心。
和,都是比较严厉的警告,而又更严厉一些。如果你看说明书发现自己属于忌用或禁用人群,那意味着在你身上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的几率比较大,一定要和医生或药师再次沟通确认。尤其是,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后果很严重。
不良反应,该不该怕?
这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发生率。比如头痛恶心在某个药的说明书上,属于不良反应,但在另一个药的说明书上,就可能属于不良反应。
不过一般来说,的问题(头痛、恶心、胃肠道反应)都不太严重,严重的问题(视觉模糊,晕厥)多半属于或。毕竟如果严重不良反应却常见发生,这个药就得撤市了。
别忽略了和
说明书上有两个极其枯燥的数字,一个是药品规格,一个是。因为是数字,大家可能懒得看,但里面还是有不少门道的。
1.看规格,主要是怕吃错剂量
因为现在同一种药的生产厂家实在太多,规格未必一样。有的厂家一粒药mg,而有的厂家一粒药只有50mg。就算是同一个厂家,都有可能同时生产mg和50mg两种规格,所以如果你只认厂家不看规格,就有可能吃错。结果本来该吃mg的吃成了50mg,起不到效果;而本来要吃50mg的吃成了mg,那就有过量的危险了。
2.看,是为了不被商家忽悠
最常见的忽悠就是拿保健食品当保健药品来推销。目前正规的保健药品只有一种准字,和国内所有药品的准字是一样的,就是。
如果有商家大吹特吹保健品的,但你打开说明书一看是或,那其实只是一款保健食品。更过分的是说明书上写,这是假药无疑,因为这种批准文号早已被废除了。
即便是注明了的药,也建议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的一栏,查一查这个准字是否对应这个药。一些假药的说明书上会印一个看上去很正规的国药准字批准文号,但你去查了才发现,根本就是张冠李戴啊!
希望下次再打开药盒,你已经会看这四个关键处,懂得安全用药。
-end-
信息来源于丁香医生
如有不妥请联系小编删改非常感谢
推荐课程
夏季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点击左下角学习课程吧)
或扫描最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