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医传人、蒙医传人、北大专家、老中医、退休院长……3年时间,9个身份,“专家刘洪斌”在网上火了,在她的口中,咳喘、肺病、风湿全能好,糖尿病人可以随便吃……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做出的回应,终于揭下此人的虚假面纱:虚假医药广告事件中的“刘洪斌”不具有中医医师资格,未在中医医疗机构任职,也不是所宣称的“苗医传人”,相关中医药社会团体中也不存在广告中提到的“中华中医协会”。
?针对一些电视台播出违规广告行为,国家多部门联手出击,对违规行为依法查处。
??工商总局:已启动“医药广告表演专家”调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立即停播违规广告
??广电总局发布违规广告名单:
“苗医鲜药·苗仙咳喘方”
“唐通50·清除糖毒”
“名医养生堂·天山雪莲”
“苗医健康汇·苗祖定喘方”
“药王宝典·苗家活骨方”
“蒙药传奇·蒙药心脑方”
“祝眠晚餐”
“蒙医老膏方”
“糖特邦化糖贴”
“科学健康·方雪清康”
“探索发现·活性多肽与人类健康”
“探索·奇闻怪事”
“健康一点通·细胞”
“全国小儿脑瘫康复专项基金”
“全国癫痫病专项救助基金”
“走进云南·松花粉”
“怪字奇书·苗老八远红外磁疗巴布贴”
“王焘吪唐膏”
“齐门缩泉丸”
“稳压宝穴位足贴”
“新乐盛育发黄金参方”
“糖御医牌远红外贴”
“揉药老方”
“给胰岛做保健并发症不再犯·唐得屏”
“股骨头修复与再造手术”
“唐大夫远红外贴”
“百姓话题·陈氏驴皮祛斑膏”
“花康牌香格里拉高原皇蜜”
“彝药传奇·彝族降糖方”
“美丽爱分享·素颜水光肌原液”
“水木堂黑浆养黑露”等
?让百姓远离医药骗局,国家正在行动,我们也需要擦亮眼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揭开他们的真面目,细数这些骗子们的骗人套路!
套路一:改名换姓
北京电视台曾曝光一位“同人不同名”的医疗广告假冒专家,他分别以陈伟明和关新良的名字出现在不同广告中,两次“变身”连衣服都没有换!
套路二:变换身份
青海卫视和宁夏卫视中曾出现过的“京城名医”高振宗,多次在补肾产品中露脸,主讲补精养肾之道。然而转眼间又悄然变成了“京城手诊第一人”,善于“破解掌纹密码”。
套路三:戏服加身
《沈阳晚报》也曾曝光过一则骗局,一位名叫何洪权的“专家”以三种不同的身份至少代言了三部保健品广告,为了配合“中医神药的民间传人”的身份,他化妆成为长须白发的老者,身穿长袍,大讲中医之道。
套路四:现身说法
在刘洪斌录制的节目中,一位拄拐上台的风湿骨病“患者”被刘洪斌涂抹了某药,当时就可以站立行走了。这些“患者”其实都是花钱请来的“托”,就是为了说服和诱惑消费者!
套路五:吹嘘疗效
立即见效、去根治疗、一药治多病、无副作用、国家专利、颠覆传统……这些常出现在医疗广告中的词语,正是利用了患者迫切治愈的心情。将一款药品形容得如此神通广大,那必然是不真实的!
套路六:虚假旗号
军队往往给人以安全感和权威感,某些虚假广告正是利用了这一特点,打着XX部队某病治疗中心的研究成果或是部队医生的旗号进行宣传。根据《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凡使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名义的医疗广告,都是违法的!
套路七:知识漏洞
很多人对医药知识比较缺乏,不良商家便抓住这个漏洞来迷惑消费者。这些情况值得警惕:
1
没有显著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中国食品安全法中有明确规定,保健食品广告应当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而且不得有暗示可使疾病痊愈的宣传。如果没有标注,或是在保健品广告中有“疗效十分显著”一类说辞的,一定有问题。
2
发布国家暂不准发布的疾病
按照国家规定,性病、牛皮癣、艾滋病、癌症、癫痫、乙肝、白癜风、红斑狼疮均不得发布医疗广告。相应的广告不能相信,医院的对应科室进行诊断治疗。
3
没有批准文号或文号已过期
任何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产品和广告都有对应的批准文号,例如:(苏)医广[]第01-23-19号、国药准字Z,批号中都会体现年份,可以判断出产品及广告发布是否在有效期内,超过有效期的都是不合格的。
(1)药品注册批准文号有效期五年;
(2)医疗器械注册批准文号有效期四年;
(3)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批准文号的有效期均为一年。
同时,还可以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等相关网站进行批准文号搜索查询。
重要提示
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药品。在购买药品时,要看清楚该药品是否有“国药准字号”字样,是否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文号。
很多医疗广告都是在上班时间播放,就是为了欺骗需要医疗保健但又判断力不足的老年人!
转发扩散!
让家中老人远离骗局!
让医药骗子无处遁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