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说科普》是四川出版集团●班豆联合成都市龙泉驿区科学技术协会为未成年开辟的知识科普型栏目,我们会定期邀请人工智能专家、早教专家、农业科技专家等为孩子们带去新鲜有趣的科普知识讲解,重点宣传科学普及知识,传播创新思维理念,增加孩子们的知识储备,做新一代强国少年。
策划
张鹏、陈学韶、廖龑、毛敏
撰文
豆奶
后期
何森林
排版
陈科吉(实习)
尚学龙泉,科创未来。大家好,我是来自四川大学华西药学药剂学博士—屈梦珂,很高兴在班豆平台上给龙泉驿区和全省的孩子们带来药学知识的科普。
同学们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内容是药学小知识,药学课堂之“要你知道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药学。”我们从小就知道,生病了就得吃药,所以从孩童时代开始,对“药”这个字便敬畏三分。印象中,“药”就是和健康对立的,更何况良药苦口,一点都不好吃,大家也就一点也不喜欢药了。
01
什么是药品
那药物究竟是敌是友呢?我们先来看一看药品的定义: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解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药品包括了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在全世界的制剂品种具体有两万多种,我国的中药制剂有五千多种,西药制剂有四千多种,由此可见,药品的种类复杂,品种繁多。
那药物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它可以帮助我们战胜疾病,恢复健康,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好帮手,正确合理地使用药物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健康快乐地生活。
药品作为一类特殊商品,它的购买,使用都具有专业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用药的基本知识。首先我们要能够看懂药品,当拿到药品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检查外包装,合法的药品应该具有国家批准的生产批准文号,批准文号以一定的格式印刷在外包装上,比如阿莫西林颗粒,国药准字H,“H”代表化学药品;前两位数字代表的是批准文号的来源,“13”指对应河北省;第三和第四位数字对应的是公元年号的后两位数字,“02”就表示该药品换发批准文号是在年;数字第五到第八位是批准文号的顺序号—.而其他的字母“S、Z、J”,分别代表的是生物制品,中药,进口分装药品。
除了药品以外,我们还可以经常接触到的是保健品。
那么保健品和药品又有什么区别呢?
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说法,从根本性质来说,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够调节人体的机能,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同学们需要明白保健品不是药品,绝对不能代替药品使用。“天蓝色,蓝帽子”是保健食品的专用标志,外包装上同样标注有批准文号,我们可以看一看图片中钙尔奇的保健品标志,有蓝帽子和批准文号,批准文号前面的文字内容是:国食健字。
03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作为药品又进一步分为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那么非处方药是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而处方药是必须凭借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需要处方,那么处方药当然是需要处方,非处方药就是不需要处方。
很多同学平时在药房购买药品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发生急性腹泻的时候,我们想买点抗生素回去,但是到了药房,药师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有医师的处方才能开药。但是作为普通感冒的时候,我们去购买感冒冲剂,这个时候就不需要处方了,这就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最大区别。同学们这里需要认识的一个标志是非处方药的标志—OTC,是非处方药英文大写字母的缩写。
然后根据药品的安全性,我们又可以将非处方药分为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是红色底的“OTC”,需在药店执业药师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而乙类非处方药是绿底的“OTC”,除在药店出售以外,还可以在经批准的自选店铺进行购买,比如说大家常知道的超市,宾馆或百货商场都可以进行购买。
学习了药品分类的知识以后,我们马上将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以下三款药品分别属于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与乙类非处方药,同学们先自行判定一下它们的类别,然后结合刚才我们所讲的内容,想一想非处方药的标识是什么,不同的颜色又分别代表了什么。
好的,大家都有了答案吗?如图所示,刺五加和碳酸钙都有“OTC”的标志,所以它们应该是非处方药;那刺五加是红色底的“OTC”,属于甲类非处方药;而绿色底的碳酸钙呢当然就是乙类非处方药。那现在让我们再看一看头孢氢氨苄胶囊,头孢氢氨苄胶囊的包装盒上有格式正确的批准文号,那么它肯定是合格的药品,它没有“OTC”的标志,不是非处方药,属于处方药。
04
药品的名称与含义
通过这三个实例,相信大家能够判断药品的种类了,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看药品的名称。“芬必得”,肯定大家都听过这三个字,这是一个解热镇痛抗炎药,用于舒缓轻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和牙痛等;也可用于普通感冒或是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在我感冒头痛的时候就经常用到这种药品。
有一次,我去药店点名要买芬必得,我跟店里的执业药师说:“麻烦给我来一盒芬必得吧。”可是他找了一下药柜,给我拿了下图中的这种药品,叫缓士芬,说是店里的芬必得没货了,大家觉得这位药师是不是拿错药了呢?这两种药品的名字都不一样。这里需要给大家解释的是,芬必得和缓士芬分别是这两种药品的商品名,但是除此之外,它们还有一个相同的名字—布洛芬缓释胶囊,从这么来说,药师是拿对药了。
那通用名,商品名又分别是什么呢?是不是有点听糊涂了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药品通用名的定义,通用名是指同一种成分或相同配方组成的药品在中国境内的通用名称,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凡上市流通的药品的标签,说明书或包装上必须要有通用名称。就是刚才提到的布洛芬缓释胶囊,就是这款药品的通用名称。
那商品名又是什么呢?商品名是药品生产厂商自己确定的,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产品名称,具有专有性质,不得仿用。那么简单地说,成分相同的,商品名不同的药品其通用名称必须相同,在同一个通用名下,可以有多个商品名,所以我们的布洛芬胶囊既可以是芬必得,也可以是缓士芬。很多我们的常用药也有多个商品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这个表格中罗列出了我们常见的药品,包括它们的通用名和商品名,比如说促胃动力药—多潘立酮,它的商品名就有吗丁啉和胃得灵;我们常说的阿莫西林也有好几个小名,比如说阿莫林、强必林、益萨林、安福喜、再林等等;我们常用的感冒药—百服宁、泰诺、必理通、感冒清、白加黑,它们都是对乙酰氨基酚。
05
药品有效期与说明书
学习完药品的名称后,我们再来看看药品的有效期,有效期有三种常见的判断形式,最常用的就是标明有效期,标明有效期是指该药可以用至有效期最月末的月底,比如说一个药品的有效期是年11月,那么就表明该药品可以用至年的11月30日;或是标明失效期,指该药从该年该月的第一天开始失效,如果失效期是年2月,那么该药就是从年2月1号开始失效;还可以标明药品的有效期为几年,再根据批号推算有效期,生产批号是的一批药品,有效期为两年,这表明该药可以用到年的9月13日。
这里有一个实例,让我们一起来判断一下有效期。一清胶囊的生产日期是年10月27日,它的有效期至年10月,那么大家想一下,该药品的一个有效期可以到多久呢?对,它可以用到年10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10月31日。
看完药品的外包装后,我们再进一步了解一下里面的药品说明书,可以帮我们更合理,更安全地使用药品。关于说明书,我们拿到之后首先要看一看说明书上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了解药品的不良反应,牢记用药禁忌和注意事项,并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